生肖大版 | 一轮生肖大版二轮生肖大版三轮生肖大版四轮生肖大版 |
---|
2010-24 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 大版(一套四版) | |
|
|
中国邮政定于2010年10月14日发行《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0-24
图 序 图 名 面 值
(4-1)J 南湾水库 1.20元
(4-2)J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 1.20元
(4-3)J 淮河入海水道 1.20元
(4-4)J 南四湖二级坝水利枢纽 1.20元
邮票规格:50×30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240×150毫米
版 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张石奇
摄 影 者:郑泰森、孟宪玉、缪宜江、韩茂林
责任编辑:秦巍
印 制 厂: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2010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1950年10月14日,在新中国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的困难情况下,中央人民政府毅然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为淮河治理翻开了历史性的崭新一页,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治淮方针的指引下,淮河流域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持续开展大规模治淮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流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新中国治水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壮丽篇章。
一、淮河流域基本情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位于东经111°55'~121°20',北纬30°55'~36°20'之间,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流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与黄河流域毗邻。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以废黄河为界,分为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主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淮河下游主要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四条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东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组成,均发源于沂蒙山区,主要流经山东、江苏两省,经新沭河、新沂河东流入海。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天气系统复杂多变,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也极不均匀。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5毫米,北部沿黄地区仅为600~700毫米,南部山区可达1400~1600毫米,汛期(6~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70%,且常以暴雨形式短期集中下降,极易发生暴雨洪水等灾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9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595亿立方米,占到水资源总量的75%。
淮河流域西、南和东北部为山丘区,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3,其余为平原(含湖泊和洼地),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淮河上游河道比降大,洪水汇流迅速,中下游比降小,洪水宣泄不畅,干流两侧多为湖泊、洼地。淮河支流众多,整个水系呈扇形羽状不对称分布。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700年,打乱了淮河水系,淤塞了中下游河道,并使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加重了淮河水患。从14世纪至19世纪的500年间,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严重旱灾280多次,均不足两年一次。黄河夺淮初期的12、13世纪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35次;14、15世纪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75次;16世纪至新中国初期的450年间,平均每百年发生水灾94次。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1954、1957、1975、1991、2003、2007等年份发生较大洪涝灾害,1966、1978、1988、1994、2000、2009等年份发生了较大旱灾,均为10年左右发生一次。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耕地率高,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由于湖北省的淮河流域面积仅为1400平方公里,通常说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40个市,160个县(市),人口约1.7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流域平均人口密度为659人/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4.5倍。流域耕地面积约1.9亿亩,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12%,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1/4,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有50余种,煤炭探明储量700亿吨,火电装机达50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电供应基地。流域交通枢纽地位突出,京沪、京九、京广三条铁路干线纵贯南北,陇海及新(乡)石(臼)、宁西铁路横跨东西,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主要航道有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大型海港有连云港、日照港,航空港有郑州、徐州、临沂、阜阳等。
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诞生了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等众多思想家。流域内有许多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灌溉工程和邗沟、鸿沟人工运河,隋唐的汴渠,元明清三代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和洪泽湖大堤等,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淮河流域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郑州、开封、曲阜、亳州、扬州、淮安等1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淮河流域特有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二、新中国治淮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治理,把治淮放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治淮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
--重大决策历程。60年来,国务院12次召开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作出重大决策,多次掀起治淮热潮。
1950年夏淮河发生严重水灾,毛泽东主席连续四次对淮河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同年8月,政务院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10月14日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1月6日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简称:淮委)。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由此,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理淮河的高潮,在国民经济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淮河两岸旧貌换新颜。此后,1957、1969、1970、1981、1985年国务院先后五次召开治淮会议,持续推进治淮工作。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治淮仍未间断。1969年10月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1971年设立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加强对治淮工作的统一领导。
1991年9月,针对淮河、太湖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国务院及时召开治淮、治太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近期以泄为主,实施以防洪、除涝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再次掀起治淮高潮。随后,国务院还先后于1992、1994、1997年三次召开治淮会议,检查治淮进度,协调各方工作。
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于10月召开常务会议和治淮工作会议,要求把治淮作为全国水利建设重点,加大投入,加快步伐,2007年底基本建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这一重大决策,极大地推动了淮河治理进程。
2007年淮河大水后,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淮河治理作出重要指示。2008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要求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建立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淮河防汛抗洪时,要求全面评估治淮19项骨干工程,科学论证淮河下一步治理问题。
2009年12月,在治淮19项骨干工程完成之际,国务院第95次常务会议研究淮河治理,要求继续把治淮作为水利建设重点,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2010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治淮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用5至10年时间着力解决好洪涝干旱等突出问题,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重大规划历程。60年来,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编制了一系列流域治理规划,科学指导治淮工作。
1951年,编制了以防洪为主要内容的《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治理淮河的规划;针对1952年淮河水系涝灾严重问题,编制提出《关于进一步解决淮河流域内涝问题的初步意见》。1954年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淮河治理的需要,1956年和1957年先后编制完成《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和《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初稿)》,这是两个以防治水旱灾害为主,兼顾航运、水产、水电和水土保持的综合规划。1964年起开始重新研究编制淮河流域治理规划,确定了沂沭泗河水系治理的总体布局和新汴河等排水骨干工程;1971年完成的《关于贯彻执行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指示的情况报告》,即"71年淮河规划", 提出要修建一批"蓄山水"、"给出路"、"引外水"的战略性骨干工程。自80年代初起,组织开展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1992年完成《淮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1991年修订)》,该规划成为1991年后大规模治淮的重要依据。
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域规划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先后编制完成10余项重要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并获得批复。2002年初,国务院批复《南水北调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同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2003年12月水利部印发《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2003-2007年)》。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淮河流域防洪规划》。2009年7月,水利部联合江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规划》。2010年3月,水利部批复《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规划》。还编制完成淮河流域及山东半岛水资源综合规划、淮河上游水土保持规划和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等。目前,新一轮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基本完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保障和推动了治淮事业的科学发展,为进一步治淮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大建设历程。治淮作为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60年来历经四个重要阶段,它不仅见证了新中国气势恢宏而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轨迹。
1950-1958年,在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治淮高潮中,修建了佛子岭、南湾等一大批上游山区水库工程,整治和修建淮河中游河道堤防,兴建三河闸、苏北灌溉总渠等下游入江入海工程,实施沂沭泗地区导沭整沂、导沂整沭工程。1958-1977年,流域各省开展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建了淠史杭等大型灌区,建成江都水利枢纽,建设了昭平台等一批大型水库,开挖了新汴河等人工河道,开工建设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等一批战略性骨干工程。1977-1991年,实施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黑茨河治理、新沂河治理等工程,开展了流域水污染防治、淮河清障、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等。1991-2010年,大规模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开展淮干行蓄洪区和滩区居民迁建、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泵站改造等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治淮骨干工程建设明显加快,目前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防洪水库等19项骨干工程已全面建成。
三、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建设
经过60年的努力,治淮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枢纽和湖泊等防洪工程体系与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共同组成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明显提高。
--治理水土流失。
--兴建加固水库。
--扩大和整治淮河干流河道。
--建设行蓄(滞)洪区。
--巩固和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
--整治沂沭泗河水系。
--兴建堤防、水闸及泵站。
--治理跨省骨干支流。
--建设水利信息化。
四、防汛抗旱
经过60年的建设,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组织体系日臻完善,法律法规、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流域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完善组织体系。
--健全预案体系。
--防御流域性大洪水。
--科学实施抗旱减灾。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
经过60年建设,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建立,江、淮、沂沭泗水资源跨流域调水体系初步形成,跨省、跨水系、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灌区建设改造。
--城乡供水。
--农村饮水安全。
--水电建设。
--内河航运。
--调水工程。
六、水资源保护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不断发展历程。
--水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
--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七、管理与改革
新中国治淮60年,始终坚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水利法制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管理、规划计划管理和工程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确保了淮河治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组织管理体系。
--水利法制建设。
--涉水事务管理。
--规划计划管理。
--工程建设与管理。
八、60年治淮效益
经过6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形成了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沂沭泗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总体提高到50年一遇;淮北重要跨省支流的防洪标准除洪汝河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外,其他均提高到20年一遇。部分易涝洼地的排涝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重要排水河道的排涝标准达到或接近3年一遇。
新中国治淮60年,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防洪、除涝和水利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基本理顺了紊乱的水系,可以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流域性最大洪水。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得到保护。治淮在保障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促进能源开发利用、发展工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充分显示出基础地位和"命脉"作用。
(文字资料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