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什么是开放类集邮

发表时间:2007-09-22 17:09 阅读:4161次

  开放类(Open Class)集邮产生于80年代后期的北欧地区,是对FIP现行集邮方式与其展品体系的突破。回顾我国集邮界在80年代前期,并不知FIP邮展规则为何物,人们随习所欲地创作邮集。例如,在《中草药》邮集中展示实物标本,在《帽子》邮集中描绘冠冕图案,在《中国革命之歌》邮集中以邮票图解歌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反观这一时期的一些集邮作品,恰与"开放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开放类集邮产生的本源,来自群众性的集邮活动。

 

  当代邮展偏重展品的含量和古典化,繁琐的规则也不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参与竞赛性集邮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广大集邮者希望有更加灵活和自由的集邮方式,开放类集邮于是应运而生。这种集邮方式首先在集邮普及程度较高的国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被推广开来,引入我国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势头却很快。

  "开放类"Open Class)这一概念,在我国有广义的用法,常被作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的集邮方式的统称。例如,中国''99世界邮展闭幕后,就有一些评论文章将开放类与试验类混为一谈。一些地方举办开放类的、或设开放类的邮展,也常将"一框类"和其它自由形式的展品合并展出。为避免概念上的混乱并体现群众性集邮活动的积极意义,FIP主席摩尔提议,使用"促进类"Promotion Class)这一规范名称,试验类(含现代集邮沙龙类、"一框类")、开放类和社会集邮类等名目繁多的新兴集邮类别均归属其中。促进的含义是指对现代集邮的促进,这一提议的创意很有前瞻性,值得推崇。

 

  开放类集邮的产生,有其必然性。FIP集邮方式与其展品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辨证的发展过程,而每一次发展,都是以开发为先导的。开放,也可以视为一种思想方法,集邮的群众创造性,则是其实践基础。从传统集邮到专题集邮,这是集邮方式的发展。从收集邮品到兼集邮印花(含税票、费用票和信用票),这是集邮对象的发展。就某种集邮方式而言,其具体方法也是在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典型的传统邮集,以往强调运用版式研究(通过分版、分齿、分色、分纸)方法,展示同一邮票的不同品种;现在则提倡运用邮政历史研究(通过邮资、邮路、邮戳)方法,展示同一邮票的使用情况。再看专题邮集,早期的编排,仍带有传统的痕迹,谓之资料性结构;后期主张采用叙事性结构、故事化体系,才出现真正体现集邮者创造性的专题作品。专题邮集的适用素材:从以邮票为主,到以多样化的邮品为主,再到允许使用少许边缘邮品(如邮政电报、代币邮票、个别收费票、早期的图画明信片和邮发报纸广告),同样处在不断发展与创新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这些发展与创新,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开放。

 

  开放类集邮最显著的特点,是允许采用较大比例(目前约定在50%以内)的非邮品素材创作邮集。对50%这一界限的把握,应当灵活而不必呆板。素材的适用,应当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如果有助于深入拓展主题,非邮品略超过一些应无妨;反之,也不必硬凑其一半之数。事实上,规定50%以内,这就是一个概数。对一部开放类邮集或其展品,其中邮品和非邮品各占多少,是很难精确划分的:是算数量?还是算面积?即使能做到很精确,这种划分也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开放类集邮的最终作品仍是邮集或其展品。"开放类"立足于集藏,着眼于集邮。所谓开放,是在集邮基础上的开放,是为集邮拓展兴趣空间,并没有混淆集邮与收藏的界限。在开放类邮集中,仍应以使用邮品为主,并以邮品作为主题发展的主线;使用非邮品,不是与邮品分庭抗礼或平分秋色,而是作为邮品的必要补充和合理延伸,双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开部开放类作品,就是一种邮集,至少看上去像一部邮集,只是多了一些新鲜素材而已。总之,开放不等于放纵,搞活不等搞乱,开放的目的是促进集邮,而不是否定集邮。

                                                                 (中国集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