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中国邮市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0-03-01 03:07 阅读:2172次

 

邮票的产生、发展也就100多年历史,邮票的收藏投资更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邮票是邮资凭证,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谈及投资收藏就另有讲究了。在若干年前,就有人开始收藏邮票,新中国成立以前,人们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吃饭生存都有困难,又有几个人会去关注邮票,至于邮票的常识和价值就更不知道了。

 

邮票收藏能增值,这种意识的存在是长时间逐渐向社会扩散的,解放后的二十年内,关注和收藏邮票的人不多,文化大革命中的混乱和不稳定,玩邮票的也很少,从80年开始,《集邮》杂志的用户增多,虽然没有规范和固定的邮票市场,但投资收藏邮票的群众开始增多,这也是邮票体现了保值增值的属性。80年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金猴”,刚一出来也没引起集邮者和投资者的重视,仅二年时间,金猴就开始展现出诱人的魅力,价值陡增,其它邮票都略高于面值,邮票能保值增值的消息不经意间在四处漫延。这种逐渐吸引集邮者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邮票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自然损耗极大,邮政局全部将邮票作为邮资凭证使用,邮票基本属性得到了正常的体现,这就是80年代之前的邮票。

 

社会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邮票的魅力也在展现,1985年前中国各地并无规范的邮票市场,邮票的买卖交换基本上是在当地邮局门前铺摊占道进行。北京当时的邮市在月坛公园、琉璃厂、马甸和大钟寺;上海在太原路邮局门前;成都邮市在暑袜街邮局门前;天津市场在和平路四面钟集邮公司门前;南京邮市在大方港和夫子庙;全国各地的邮市后来能迅速发展和纳入政府规划,这是当时的集邮文化宣传和邮票增值产生的社会影响分不开的,也是邮政遵循了邮票基本属性的结果。

 

1985年至1991年,全国各地的集邮协会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各省、市、县、院校、机关、单位都陆续成立集邮协会,全国集邮队伍明显增加,为了能参加集邮协会,买到邮票,许多人把亲朋好友及兄弟姐妹的身份证都拿来登记,这一切都证明了邮票保值、增值发挥了作用。

 

1997年前邮市的三次大行情,号称集邮队伍2000万人,不管这个数据是实是虚,三次大行情是火暴和真实的,小小邮票能聚积这么大的能量和暴发力,说到底还不是邮票特殊的商品属性产生了特殊的引力,体现在邮票上的经济效益就是邮票的保值、增值和人为炒作的结果。

 

全国各地邮票市场的诞生和规范是在1991年以后,邮票市场的三次大的行情,一次是在街头露天进行,二次是在室内规范的市场内进行,市场内暴发的力度和参与的人数大于街边市场。除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省级大城市邮市呈现繁荣景象外,其它中小城市的邮市也是生意火暴,全国真正是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邮市高潮,至于邮票本身的价值,也在这几次大行情中表现得淋漓致尽,其中有的品种真实反映了自身价值,有的品种炒得太高,尽管三次大行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结果,反映出来的规律特征却是邮票价值的不断攀升。这种运行轨迹能有内在的规律,足以说明邮票行情的周期是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律同步进行的,这就是邮市有规律产生大行情的根源。

 

三次大的邮市行情,与之而来的是三次大的暴跌,暴涨与暴跌是成正比的,大行情力度越大,下跌的能量也越大,而且时间周期也越来越长,造成中国邮市暴涨与暴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中国邮市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真正体现各个历史时期邮票的价值,杜绝和防止邮票价格的大起大落,有必要认真剖析内在的原因,把中国邮市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矛盾分析清楚,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根源,指导中国邮市迈向正确的航向。下面,就这个论题展开详细的阐述:

 

一、       邮票收藏价值产生的起因及认定

 

邮票是由国家发行的,具有货币功能的邮资凭证。邮票收藏己有近百年历史,邮票的收藏价值是由发行时间、存世量、题材、设计、社会需求诸多因素形成的。发行时间长的不一定都比后面的价值高,以解放后国家发行的邮票为例,1967年前发行的纪念邮票124个品种;特种邮票75种,其中能体现较高价值的有:纪3“亚澳东贴”8000元左右;纪6“开国东贴”3500元左右;纪33“古代科学家M500元以上;纪50“关汉卿M1200元以上;纪8626届世乒赛M3000元左右;纪94“梅兰芳”2500元以上;“梅兰芳M36000元以上;纪97“古巴革命”1500元左右;纪106“建国小全张”10000元左右;纪116“二届全运会”1300元以上;特4“广播体操”1700元以上;特38“金鱼”1000元以上;特44“菊花”1500元以上;特56“蝴蝶”1200元以上;特57“黄山风景”2600元以上;特60“金丝猴无齿”800元以上;特61“牡丹”1200元以上;“牡丹M7000元以上;以上例举的纪特邮票都是60年代以前发行中存世量稀少的邮票,也是集邮者喜爱的题材,自然价格比较高。这个年代发行的邮票不一定都有较高价格,如:1950年发行的纪1“一届政协”仅40元;“政协再版”才12元;1955年发行的纪3“亚澳再版”才15元;1952年纪15“国际劳动节”才3元;1958年纪45“五年计划”才5元;1956年特16“东汉画像砖”才5元;经过对60年代前发行的邮票进行分析,虽然总体邮票价值全部在面值之上,同时代邮票之间的差价仍然很大。文革时期发行的邮票量十分巨大,但都用于消耗了,现在价值也非常可观。但92年后发行的编年邮票,发行量比文革票小多了,为什么还长期处于打折的地步,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切充分说明了邮票价值的高低必然有其内在的因素。因此,邮票收藏价值的确立是由诸多原因形成的,最主要的是邮票发行量、消耗量、题材,设计、社会需求决定了邮票价值的高低,经过市场反复震荡最后确定其自身的价值。不论在任何时期,邮票价值都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二、       国家邮政与集邮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

 

国家邮政从1985年后就没有做好纪特邮票的市场调控工作,这种状况的产生,极有可能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尚存在某些漏洞,中国改革开放总体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改革开放也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在这期间,中国大地同时滋生了贪官和腐败,涉及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中国GCD反腐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仍然有人顶风作浪,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还不是为了权与钱。

 

从一九八五年后,随着中国集邮人数的不断增长,投机炒作邮票的态势在扩散,邮票价值(包括虚高)在提升,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邮政对集邮这块的高度关注,为了邮政自身利益,不顾社会需求,不认真研讨中国集邮中诸多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人为加大和加快了纪特邮票的发行量,在纪特邮票的发行和使用管理上失误严重,指导思想就是将邮票作为行业垄断的特殊商品,一味追求利润,抹杀和忽视了邮票的基本属性,作为邮票主管部门都这样想,各级公司也就虚报需求量,自己控制货源,高抛低吸,参与市场炒作,谋取私利,其后果导致邮票长期的深幅打折,市场低迷10年之久,邮票贬值的现实,逼走了数以千万的集邮者。集邮者收藏邮票的目的是为了保值、增值,国家邮政代表国家乱发行邮票,没有将邮票用到邮政窗口上消耗,不打折才怪呢?不要歪曲了邮票收藏的概念,满足集邮者需求的首要条件是国家要基本上保证邮票保值增值的稳定性,条件不具备,就谈不上集邮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家邮政近20年发行的众多邮票及邮品中,包括邮资明信片和小本票在内的票品不知在邮政窗口消耗了多少,对整个集邮品的社会收藏基础真不知道国家邮政掌握了多少,不知心中有数没有,国家邮政作为邮票发行职能部门,在拟定邮票及邮品的发行量和品种时,理所当然的要掌握全局情况,只要工作做得细,多倾听群众的呼声,把工作做到实处,按照胡!!涛总书记2006829日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国家邮政结合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真正做到了呢。

 

中国集邮总公司为了更多的扩展业务创收,这些年开发的个性化邮票,同时,溢价发行的邮折也充斥着市场,2006年国家对新邮预订虽然管理力度有所加强,但每一款新邮出来不久市场上又堆满了成包、成捆、成箱的货源,总公司制作的溢价邮折,大量的投放市场,仍然是官商勾结,邮商把邮折中的小版取出来,把空壳当废品卖掉,一样的整版、成包的在市场出售,这些实际存在的现状对市场的长远发展是个潜在的威胁。

 

10多年邮市低潮的主要责任在国家邮政,政企不分,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心中想的是自己的利益,官与民争利事实存在。国家邮政的政策导向偏离了轨道,造成了邮票发行的随意性,邮票的实际消耗减少,绝大多数抛向市场和社会,邮票的属性没有体现,供大于求的情况长期存在,这就是邮票长期打折的根源。

 

解决邮票供求关系这一对矛盾,关键在国家邮政,邮票是国家发行的,国家掌握和调控邮票的能力如何,怎样平衡社会供求关系,真正体现邮票的价值,只有邮票价值体现了,国家有能力驾驭和调控这一对矛盾了,中国的集邮文化才会健康发展下去。因此,把纪特邮票和邮资封片重新回归邮政业务窗口销售,而不是在集邮公司零售,加大邮票正常的消耗,把邮票的收藏投资回归自然,不要再以满足集邮者需求为借口,实则是破坏市场规律的行为了,群众集邮的动因一是赚钱、二是喜爱,前者都不具备,何谈喜爱呢?

 

三、       邮票投资与投机之间的矛盾

 

参与邮票投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邮票作为社会投资渠道的范畴,随着中国邮票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在邮票供应逐年扩大和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条件下,才产生了适合邮票炒作的条件。1980年前的邮票基本上是投资收藏,说明以前集邮人数很少,邮票量又少,根本不具备投机炒作的条件。

 

1985年后的邮市高潮,都具有极大的投机性,在国家没有核意调控市场的前提下,投机性越大,对市场的破坏力越大,其结果要对真正的集邮收藏者产生强烈的冲击,前三次邮市行情大起大落的结局,都是市场过度投机产生的后果。

 

邮票市场适当的投机行为是需要的,如何把握和处理好“度”是不容易的,过度的投机对市场有害,没有投机的市场不能充分激励人气,二者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还得靠国家。国家要恰当的把握邮票价格过低与过高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调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集邮文化的更大发展,既要让邮票不贬值,又要充分发挥小小方寸的魅力,在集邮文化的宣传方面国家力度要加大,国家媒体的正面宣传邮票,对吸引社会投资收藏会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国家在考虑邮市远景规划时,在整治市场、拯救市场方面还要多思量邮票保值增值对集邮者、投资者的影响,要培育市场,允许适度的炒作,允许社会各界资金投资进来,要营造宽松的经营环境,既要将邮市繁荣下去,又要充分兼顾各方的利益。

 

邮市赚钱机会是难遇的,把握了机遇,就拥有了财富,怎样把握时机,就看各人的智慧了。

 

四、       炒新与炒老之间的矛盾

 

邮票炒新是97年之后的邮市现象,邮票作为收藏投资,无所谓新与老,只要你喜欢和参与,都很正常。但由集邮公司与少数邮商联手炒作新邮,其性质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今年之前的邮票没有被炒过的极少,仔细分析一下,炒新的结果是不是套牢了一批投资者,炒一个丢一个,反正邮政每月都要发行新邮,看到底谁受益。这么多年邮市不启动,与炒作新邮有直接的关系,炒新的人手中没有套牢盘,又有公司一手货源,他不炒新才怪呢!难道还希望前期邮票涨起来不成。

 

炒老邮在行情没有真正复苏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与炒新形成鲜明的反差,很多被套的投资者为啥都不敢再涉足邮票,都是因为投资收藏邮票变味了,变成了只有少数人才能赚钱的埸所,邮市如老虎机,进来能活着出去没几个。

 

因此,邮市不具备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任由集邮公司掌控,邮市永无繁荣的希望,炒新与炒老之间的矛盾还会继续下去。

 

广大投资者和集邮者,要清醒意识到炒作新邮对邮市、对自己的危害性,正确认识新邮,不要参与炒作新邮,与其买高于面值数倍的新邮,还不如买题材好,设计精美的老邮票,而且还不用花费太多的成本,可能按打折也如愿,何必去买也会沦为打折票的新邮呢?

 

炒新与炒老也不是绝对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把握自己的投资理念,多一分理智,就多一分失误,同时也弱化了炒新的力量,这样才能培育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五、       多空之间的矛盾

 

多空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是为了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某一目的,在特定环境下,多空之间的矛盾会激化,有时空方占上峄,时而多方占优势,这是投资市场存在的客观因素。在这几年的邮票市场中,空方的存在对邮市的正常发展起了阻碍的作用,更是延缓了邮市行情启动、复苏的步伐,这是客观存在的。随着邮市行情的逐渐明朗化,多方会逐渐占据优势,越往后发展这种趋势就更明显,多方最终占主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空方要转化为多方,因为多空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相互转化是必然的。

 

因此,要正确处理和对待多空关系,投资者要尽量避免给空方提供做空的机会,把自己的筹码拿回家,即保护了自己又培育了市场。

 

六、邮市暴涨与暴跌之间的矛盾

 

中国邮市的暴涨与暴跌己经产生了三次,也让广大集邮者心惊肉跳了三次,每次行情都盼望赚钱,结果却是跌落深渊。至于为什么会造成三起三落的原因,一般的投资者不会去研讨他,也没想过去研讨它,说到邮票又是爱又是恨,至于爱恨的原因却道不明白。

 

这次邮市又将形成新一轮的高潮,而且是历史性的机遇(其原因在以前文章中己阐述),面对这次机会,相信在中国大地上凡是投资了邮票的群众都十分关注,但心存疑虑的不少,更有人会担心邮市的再一次大起大落,有这样的顾虑是很正常的,毕竟己被蛇咬过三次。如何认识和把握这次邮市行情,如何解决邮市暴涨与暴跌之间的矛盾,是摆在邮人面前的一个难题。

 

其实,在分析了中国邮政体制的现状后,可以认定前三次邮市的起落主要原因是邮政体制造成的,因为掌握邮票价值命脉的人是国家,旧的体制害苦了广大集邮者、投资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集邮事业的发展。邮政旧的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与整个国家体制改革不同步,不协调,这几年广大群众对邮政阻碍使用邮票,滥发邮票、邮票深幅打折、腐败严重等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反映到中央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并由全国人大代表扬先龙三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向国家邮政递交申诉议案,严厉要求邮政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一切,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批准国家邮政实施体制改革,就是要国家邮政政企分开,彻底解决邮政行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自然也包括邮票打折和邮票使用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集邮事业的发展也会健康发展,集邮事业发展了,邮市才会发展。集邮活动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党和国家只会支持集邮文化的发展,这就是今后邮市发展的主线。

 

分析了这次行情起因后,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这次邮市行情是由国家启动的,相信行情到达高潮后,国家会采取适当的调控手段避免邮市大起大落,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希望行情起来,而不是担心行情起来,只有行情起来了,邮票的价值才会体现,集邮队伍才能迅速增加,在国家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国家适度调控市场的作用下,第四次邮市高潮中大起大落的局面将会避免。

 

中国邮市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是普遍性存在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需要认真去分析与研讨,通过对上述若干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与参考。(黄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