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大版 | 一轮生肖大版二轮生肖大版三轮生肖大版四轮生肖大版 |
---|
在孩子们眼中,邮票只是邮寄信件时贴用的“收据”——寄信者交了1.20元人民币,邮政局给了一枚邮票,证明这个人已经交过了费用。至于在邮票上盖上一个戳记,孩子们也是认可的,这正如打游戏机,一枚游戏币只能使用一次,邮政局需要标识自己的劳动。对于邮票四周一般会打上齿孔,孩子们会认为这样比较美观,能够吸引用户多邮几封信;对于邮票背面都有一层背胶,孩子们则认为这样也比较方便,又能够节约邮政局的胶水。如此而已,并不以为奇。除此而外,甚至连不同分量的邮件使用的邮票总面值并不相同,孩子们也并不了解太多。
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邮票并不仅只是纯粹作为通信费用的“收据”,在历史上竟也发展成为收藏品之一。在世界集邮发展的百年历史中,始终秉承着“物以稀为贵”的原则,黑便士邮票(英国一1840年)、毛里求斯“邮局”邮票(毛里求斯一1847年)、萨克森深红色变体票(萨克森一1850年)、传教士邮票(夏威夷一1850年)、斯基林邦科错色票(瑞典一1855年)、英属圭亚那一分洋红(圭亚那一1856年)、“钱五百文”中心倒印龙票(日本一1871年)、红印花小字当壹元邮票(满清一1897年)、宫门倒印票(中华民国一1915年)、倒置的珍妮(美国一1918年)、蓝军邮(中华人民共和国一1953年)、全国山河一片红(电华人民共和国一1968年)等等,因为数量少而备受收藏家追捧。从此,收藏者成为邮票的一大主顾。为了迎合这些用户,邮政当局开始发行各种各样的纪念邮票供人们收藏。从此,邮票已经不再是只为了邮政用途,而是主要向收藏者售卖,作为国家财政的一大来源。
于是,在孩子们的眼中,邮票越来越变成纯粹的收藏品。有条件的孩子开始吵着让爸爸妈妈帮助他们买邮票,因为孩子听说8分钱的“猴票”市场上能卖4000元,因为有一位家长买了从xx年到xx年几乎所有的邮票,而作为拥有者的那个同龄伙伴又总在同学面前炫耀着自己的几大本资产。没有条件的孩子则对上述信息不屑一顾,因为不想培养收藏的爱好,便对邮票无所谓了。什么邮票、小型张、小本票、邮资片,什么矩形、异形,什么凸版、凹版、胶版、雕版,什么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因为渺茫如海市屋楼,所以绝大多数孩子们对邮票并没有什么亲近的意念。
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邮票并不仅只是纯粹的收藏品,而且在全世界都已经成为公认的“艺术天堂”和“知识海洋”。也许可以这样认为,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全世界已经发行了数十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方寸邮票成为包罗万象的博物馆、容纳丰富知识的百科全书。邮票图案成为记载大千世界的载体,集邮者通过欣赏邮票图案获得心情愉悦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富的百科知识,这就使邮票远远超越了“收藏品”的范畴。
于是,在孩子们的眼中,邮票的概念变成了“国家的名片”和“百科全书”。孩子们想当然地以为,他们的家乡、村前的小河、屋后的山林都在“国家名片”之中;想当然地以为,有了邮票,“十万个为什么”都能迎刃而出答案,有了邮票,就不必再用语言向知识实际并不很多的父母提这样那样的问题。然而他们再次失望了:邮票中的事物是如此之少,邮票中的画面对于自己而言是如此深奥,邮票中的思想距离自己是如此之远,让一个孩子用还未成熟的心灵去理解各种直观或抽象的大千世界,孩子倦了,乏了,困了,烦了——毕竟,他们发现,被大人们赋予极高赞誉的邮票,并不是自己真正的玩伴!
其实孩子们并不知道,邮票的确是“国家的名片”和“百科全书”,但它又不仅只是“国家的名片”和“百科全书”,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已经发展成为贴近孩子生活的欣赏品之一。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邮票的多元作用,不仅把邮票作为邮政通信过程中的“信物”,不仅把邮票作为宣传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工具,不仅把发行邮票作为满足收藏需要、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而且正在发掘邮票的其他潜力。于是将邮票融入时尚文化、主流娱乐的范畴:日本开始发行“书信日”系列邮票,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生物、文学形象列入邮票题材,将邮票设计成“自粘纸”(通俗地说,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自贴画”),将票形设计成各种几何图形或动物、植物、人物形状;美国、阿根廷、爱沙尼亚、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比利时、法国、韩国等国家将卡通剧《斑点狗》、《小狗劳特》、《百战敢死队》、《超人》、《蜘蛛侠》、《绿巨人》、《神奇英雄》、《美国上尉》、《X战警》、《银影怪》、《阿正的冒险》、《鲁尼斯》、《帕特路兹托历险记》、《凯蒂猫》、《米老鼠和唐老鸭》、《阿童木》、《勇敢骑士》、《幸运的卢克》中的形象搬上邮票。在那些国度里,孩子们从小就通过邮票与自己喜爱的事物相亲相近;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没有打下“国家名片”、“百科全书”这样沉重的烙印,邮票只是他们贴心的朋友、他们快乐的玩伴。
在我国,邮票同样不应该只如神话、传说般虚幻,邮票远离孩子是因为我们的邮政还在自觉不自觉地割离着邮票与孩子的联系。认真观察分析过中国集邮现象的人都会发现,即使一些时候市场上也会掀起一股股集邮的浪潮,但参与者却大都是成人。即使邮票销售得不错,但购买者大多是为了增值、收藏或作为礼品赠送。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青少年题材邮票“千呼万唤始出来,只有六一这一套;设计独唱大人曲,犹抱琵琶想见难”,以大人观点设计儿童邮票,图案深奥孩子不感兴趣,邮资太高孩子消费不起,发行后的儿童邮票又不能降临校园,这是否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呢?当前,青少年集邮步履维艰,邮票发行政策迷雾重重,校园集邮仍然只是一团乱麻,邮票离孩子仍然非常遥远。即使我们的“青少年集邮示范基地”已经命名有205个之多,但目前看来,邮票还没有真正进入孩子们的生活。孩子集邮缺少必要的条件,邮票难以落到孩子们面前,更无法满足孩子的欣赏需求。这样的场境,怎会有孩子踊跃参与?这通道不是当前的一个实际问题?
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式发展青少年集邮,其实近20年来一直是集邮界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但邮票与孩子的距离却一直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拉近;尽管素质教育、教改已经成为老掉牙的话题,但让集邮为孩子带来轻松快乐还一直是一个马歇尔计划。或许,中国的青少年教育机制需要承担一些责任,升学的压力让学校、家长、学生进退两难,教育改革还没有切实让孩子得到身心的放松,培养他们想做、愿意做的兴趣还是纸上谈兵。但是,作为集邮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受益者,我们的集邮界就没有责任吗?孩子的兴趣来源于他们的热爱,如果用邮票给孩子一个轻松的起点,他们一定会很容易与邮票亲近,当邮票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好读物,他们还会执意排斥吗?当邮票一直如高山流水、不食人间烟火时,孩子们仰望犹不可见,他们又怎能成为集邮的“接班人”?当邮票成为赚钱的工具,那些大谈特谈建设“集邮希望工程”的成年人恐怕还要盯着市场的升值信息眼睛都盯得发绿光,他们可曾考虑过把邮票分给孩子们哪怕“沧海一粟”?看来,真正搞好集邮创收,搞好集邮建设,为集邮的未来奠定基础,其出路有很大一块儿还在于邮政部门特别是集邮主管部门。从解决观念问题人手,为青少年集邮提供必要的保障,不值得我们深思吗?(扎兰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