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邮票上的今天】1905.6.13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诞生

发表时间:2016-06-13 09:40 阅读:2128次

冼星海(1905-1945)中国作曲家。曾名黄训、孔宇,广东番禹人,生于澳门海员家庭。先后在岭南大学预科、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音乐。1935年归国参加抗日救亡音乐活动。1938年赴延安,翌年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作品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台唱》等四部,歌曲《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等五百首左右(现存二百五十余首),交响曲《民族解放》和《神圣之战》、交响组曲《满江红》等四部,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以及独唱曲、独奏曲等数十首。他继聂耳之后,以更广泛的题材、体裁和更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国抗日军民起了鼓舞作用,其代表作《黄河大合唱》影响尤为广泛。

1939年5月11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后,引起了极大轰动。毛泽东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出后,连声称赞。周恩来观看了《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后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的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黄河大合唱》的问世,对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不幸的是,冼星海在1945年10月30日离开了人世,当时他只有40岁。但是,他的作品却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原来的艺术魅力。

1985年6月13日,值冼星海诞生80周年之际,为表达人民对音乐家的深切怀念,我国发行纪念邮票一套一枚(J111)。画面为冼星海的半身塑像,背衬奔腾的黄河水和《保卫黄河》开头一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乐谱,展现了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振奋人心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