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真快。一眨眼,一只脚已跨进了新千年。从1878年中国清政府发行第一套邮票“大龙”至今,咱中国邮票已面世一百多个年头了。邮票发行了数千套,邮资票品的种类达到几十种,中国邮政职工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千山万水。真令人感到高兴。
回眸中国邮票的发行史,各种邮票令人目不暇接。如果问一位集邮爱好者,中国最珍贵的邮票是什?他将会毫不犹豫的回答:红印花小字当一元,“稿”字邮票,蓝军邮……的确,无论在清代还是民国,无论是解放区还是新中国,一百多年的邮票发行史,中国的珍罕邮票称得上琳琅满目。
曾被世人称为“西半球最罕贵之华邮”的25枚大龙阔边5分银就是在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中出现的(图一)。而集邮界称“万寿改值”的大字初版短距红24分改3角邮票(图二),则是以其存世数量稀少,且中文“叁”字有两种异体而显得罕见。“蟠龙分‘壬字头’修饰变体新”新亦非常罕见。清代“红印花宝”中,首推大名鼎鼎的“红印花小字当一元”(图三),她的四方连也被人称为“东半球最罕贵之华邮”。在“红印花加盖票”家族中,“红印花小字2分绿色加盖(飞称 ‘绿衣红娘’)的身价也扶摇直上(图四)。这枚艳丽的邮票,在去年又因一部同名电视剧将她的身世演绎成一段令人梦牵魂索的爱情故事,从而平添了几分魅力。
其它如“红印花原”和“小2分倒盖兼复盖”以及“当5元倒盖”、“小4分复盖”等均系中国早期珍邮。
中华邮政自1912年1月30日发行“临时中立”邮票,至1949年9月历时38年。加盖、改值、限用等形式多样。若论珍罕邮票,“民国五珍”在这段历史中最具价值。1915年的一版帆船1元加盖“限省新贴用”系罕有错体(图五)1914-1919年期间发行的“帆船、农获、牌坊邮票”中,北京一版“2元宫门倒印”(图六)和1941年纽约版“孙中山像2元边框倒印”亦是邮之珍品。
区票在中国邮票史中不但占有重要的地位,更因发行量少及保存难度极大而珍视。以1930年“赣西南赤色邮票”(图七)为龙头,“湘赣边省赤色邮票8分”(图八)及“苏皖边区第1版毛泽东像(红便邮5分票)”(图九)和1942年山东战邮的“红色地图1元”邮票(图十)。都成为中国邮票中的瑰宝。 “稿”字邮票四方连(图十一)是为世界孤品,价值连城,而单枚“稿”字邮票的身价也令常人不敢仰视。
新中国邮票中,“蓝军邮”(图十二)前几年曾以80万的天价独领风骚,独步江湖数年至今在新中国邮票中无出其右者。至于特15中“天空光芒四射”(图十三)和文票中的“小一片红”因或未发行或发行后收回的经历而身价百倍。“梅兰芳舞台艺术”这一大套邮票充分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在方寸之中塑造了精美的造型。特别是小型张《贵妃醉酒》将梅先生在表演时翻起一只水袖,身体微微后倚,飘然醉步的娇妍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图十四)。
“普五”邮票在发行之初因面值太高而多作为邮寄包裹的邮资,用量少、印量小、收藏少且难度大,渐渐地,“普五”新票(图十五)的身价窜红了。在新中国普通邮票中,“‘改1’100元亚洲版”存世量仅十八枚。
就一百多年的中国邮票史来说,珍邮还有许多,以上仅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回眸过去,20世纪行将结束。展望未来,新千年已向我们招手。我们祝愿中国邮票在新的世纪里,再现辉煌。
![]() |
![]() |
![]() |
![]() |
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
![]() |
![]() |
![]() |
![]() |
图五 |
图六 | 图七 | 图八 |
![]() |
![]() |
![]() |
![]() |
图九 | 图十 |
图十一 |
图十二 |
![]() |
![]() |
![]() ![]() |
|
图十三 | 图十四 | 图十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