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大版 | 一轮生肖大版二轮生肖大版三轮生肖大版四轮生肖大版 |
---|
编53-56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 邮票 原胶全品 | |
![]() |
|
发行日期 1973-9-25 发行量 347.05万套 全套面值 0.32元
齿孔度数 11.5度 全套枚数 4 整版枚数 50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版 别 影写版
各 枚 详 细 情 况
编号 面值 规格(MM) 名 称 发行量 设计者
53 8分 31*38.5 贫农杨白劳的闺女——喜儿 414.75万枚 尹定邦 杨白子
54 8分 38.5*31 盼东方出红日 347.05万枚
55 8分 38.5*31 愤怒诉说 405万枚
56 8分 31*38.5 八路军战士——喜儿 355万枚
背景/介绍:
《白毛女》的故事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在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的仙姑。仙姑法力无边,能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主宰人间的一切祸福。至于这仙姑到底身居何方则说法不一。
《白毛女》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的一部大型歌剧,它的出现是我国新歌剧走向成熟的标志。芭蕾舞剧《白毛女》是文革期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变的,剧中描写贫农女儿喜儿在地主家受尽虐待,被迫逃往深山老林,苦熬三年,头发变白;八路军来到村庄,救出喜儿,清算了汉奸恶霸地主的罪恶,为受苦人报了仇。该剧以民族化的舞蹈语汇和鲜明的音乐形象,突出主题,抒发情感,在当时产生很大轰动。并于1967年5月9日至6月15日在北京参加了历时一个多月的会演,由此被选定为文革期间的8个“革命样板戏”之一。《白毛女》的定位是歌剧。唱红了延安,唱红了陕北,唱红了解放区,唱红了全中国。一部戏能那样深入那样普及那样烩炙人口对历史发展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白毛女》肯定是当之无愧地首屈一指。
1973年9月25日,为宣传“革命样板戏”,邮电部(该部于1973年6月恢复)发行了这套邮票,四幅画面均以舞剧剧照进行设计。这套邮票是首次试用高光泽邮票纸印制而成,使画面滋润丰富,网纹完整清晰,层次细腻饱满,艺术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引起了国内外邮票专家的重视和好评。
(东邮网独家整理,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