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所有产品 > 邮资封片 > JP邮资片 > 商品详情
所在分类: 邮资封片 > JP邮资片
JP162 港珠澳大桥 纪念邮资明信片 中港澳联合发行
JP162 港珠澳大桥 纪念邮资明信片 中港澳联合发行
http://e-stamps.cn/upload/2010/05/18/20105161384823777.jpg/300x300_Min
  • 产品编号: 2692
  • 会员价: ¥5.00
  • 可获积分: 4
  • 我的优惠: 登录后查看
  • 收购价: ¥1.00元
  • 点击量: 10797
  • 销售量: 75
  • 库存量: 5
- +

 

中国邮政定于2010324日发行《港珠澳大桥》纪念邮资明信片11枚。详情如下:

 

编号:JP162

 

               

11         港珠澳大桥

 

明信片邮票面值:80

明信片邮票规格:32×25.6毫米

明信片规格:165×115毫米

    别:胶印

防伪方式:防伪油墨、缩微文字

者:易达华 尚盈

责任编辑:董研

厂:北京邮票厂

    价:1.20

量:80万枚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售完为止。

 

 

规划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香港口岸、珠海口岸、澳门口岸、香港接线以及珠海接线。大桥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全长约29.6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余公里。

  大桥还将建设景观工程,拟设白海豚观赏区和海上观景平台。大桥将采用最高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地震烈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据透露,港珠澳大桥往珠海方向通过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区域,最先将与规划建设中的京港澳高速广珠西线相连,再通过延长线接驳,将与珠海境内现有的京珠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江珠高速,规划建设中的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等一系列干道连通,直贯整个珠江西岸地区乃至泛珠三角区域。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快速通道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整座大桥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一百公里,建成通车后,开车从香港到珠海的时间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减为半个多小时。

  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总工期计划为六年,预计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

  这个计划中的长达29公里的大桥估计耗资20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仅次于庞恰特雷恩湖桥和宁波杭州湾大桥的世界第三长桥。

  大桥的起点是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这个计划的构想最初在1983年提出,大桥的建成将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方面产生影响,例如在交通方面,从香港到珠海的公路交通将从三、四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

  大桥的主航道位置将采用隧道形式,并将修建两个人工岛提供桥隧转换设施,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行道的通行来往。已经于20091215日开工。

 

 港珠澳大桥堪称“中国第一桥”

  将要建设的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578公里,其规模更将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及珠海接线将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每小时100公里。

  整个大桥造价超过720亿元人民币,由中央以及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兴建,计划收费50年。

  对于最多人关心的通行费,根据工可报告对收费预测,其中有两个方案中私家车收费为150元,但近期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对外称,按最新融资安排,三地政府有共识希望尽量调低过桥的收费。如私家车每程估计收100元人民币,货车为200元,甚至更低。相关部门强调,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还有若干年,最终的收费标准根据规定在收费通车前3个月才确定并公布。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不仅仅只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多方面标准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建成将真正堪称“中国第一桥”。

  内地大桥一般使用寿命都是五六十年,杭州湾大桥主体工程提高到100年,而根据香港的标准,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是120年,也就是在120年之内能够完全满足使用功能,可以放心使用,没有计划之外的大修。

  在港珠澳大桥设计中,防撞问题也是工程研究重点。大桥设计有3个通航孔,每个可防3万吨冲击力。在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在两个人工岛周围排放了石头形成斜坡,如果有船太靠近就会搁浅。

  另外还建有防撞墩,它们可防30万吨撞击。有关方面表示,建成后的大桥保证大撞不倒,中撞可修。

  港珠澳大桥根据沿海海域台风的特点,防台风也是大桥工程考虑的因素,港珠澳大桥能抗击每秒51米的风速,这相当于最大风力16级。另外,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可抗8级地震。

  加快珠三角地区文化多元化

  全国人民都知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到世纪末的这二十年里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邓小平南巡在深圳设立了经济特区。举国上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深圳,使其经济得以腾飞;外来人口对于深圳的发展做出了主要的贡献。过去在深圳流通的语言主要是粤语,而现如今你走在街头不使用粤语也可以交流,普通话已经得到了普及。深圳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地价的飙升——土地价格迅速上涨,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深圳本地人,就连大字不识的当地农业人口,一夜暴富都早已不是传闻。这些发展和变化都让当地百姓满怀欣喜,称赞国家的政策、政府的领导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安康。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文明的多元化,这种南北文化的碰撞使一些人在心里上一时之间难以接受,经常把外来人口叫做“捞佬”过来“搵食”,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词语来形容在深圳生活的外地人。

  今后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全面加成,将从更深层次上拉动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城市的经济链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半小时经济圈”将使珠三角地区成为一体,南北文化、港澳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寻找到自己发展的舞台和应有历史的地位。

 

港珠澳大桥筹建大事记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协调难度前所未有,大桥着陆点、桥型线位、口岸模式、融资安排等成为三方博弈的四大焦点。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意味着争论了26载的大桥话题划上句号。

  1.1983年,香港商人胡应湘先生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境大桥。1987年珠海市委、市政府开始酝酿开辟珠港跨海通道。

  2.19923月:正式开展预可行性研究,编制《伶仃洋跨海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珠澳大桥3.19971230日:伶仃洋大桥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立项。

  4.伶仃洋大桥因故迟迟未建,2002年初香港商界再次提出建桥事项。

  5.20037月底:国家发改委论证报告完成,确定兴建港珠澳大桥。

  6.2005年初确定单Y桥型和港珠澳三地落脚点。

  7.200812月工可报告通过专家初审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8.20091028日国务院批准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20091215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建。

102010324日,港珠澳大桥动工一百天。

 

  主要承建单位 备受关注的港珠澳大桥开工日期终于敲定,从权威部门获悉,经中央批复,港珠澳大桥首个动工项目——大桥通往珠海、澳门口岸的人工岛于1215日正式开工。

  港珠澳大桥启动工程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施工中标候选人公示期日前刚刚结束,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第一航务工程局和天津航道局;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和广州航道局组成的两个联营体,分别成功中标该工程的南、北标段,总中标金额达18.35亿元人民币。

(东邮网独家整理,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我要评论 条评论
${UserName}
${UserName} (来自:${IPAddress}) ${IsChecked}
${Content}
${CreateAt} 删除
头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