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所有产品 > 邮票 > 编年邮票 > 2006年邮票 > 商品详情
所在分类: 邮票 > 编年邮票 > 2006年邮票
2006-23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邮票
2006-23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邮票
http://e-stamps.cn/upload/2012/06/07/1324249205.jpg/300x300_Min
  • 产品编号: 1281
  • 会员价: ¥11.00
  • 可获积分: 7
  • 我的优惠: 登录后查看
  • 编 号 2006-23 名称 文房四宝(T) 发行日期 2006-9-10 发行量 994.18万套 全套面值 3.20元 齿孔度数 12×12.5度 全套枚数 4 版 别 胶印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整版枚数 16 编号 面值 规格(MM) 名
  • 点击量: 44529
  • 销售量: 957
  • 库存量: 30
- +

编  号 2006-23 名称 文房四宝(T)
发行日期 2006-9-10 发行量 994.18万套 全套面值 3.20元
齿孔度数 12×12.5度 全套枚数 4 版  别 胶印
印制机构 北京邮票厂 整版枚数 16
 
编号 面值 规格(MM) 名    称 发行量 设计者
1 80分 30×50 笔 1002.18万枚 王虎鸣
2 80分 30×50 墨 994.18万枚 
3 80分 30×50 纸 994.18万枚 
4 80分 30×50 砚 1000.58万枚
 
背景/介绍:
    “文房四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用品,即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统称,苏易著《文房四宝谱》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文房四宝的专著。
    “文房四宝”中,笔距今约6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了,仰韶文化时期西安半坡人描绘彩陶图案的工具便属最早的笔。毛笔在我国历史悠久。目前博物馆中收藏最早的是战国毛笔。甘肃武威出土的两支汉笔,笔杆上分别刻有“白马作”与“史虎作”字,这二人便是最早的制笔工匠。笔发展到今天种类繁多。
    “文房四宝”中,墨是我国独特书画黑色颜料,主要分成松烟和油烟两大类。历代书画藏品,千年岁月沧桑墨色依然清晰如初。早在商代就有了墨,先人们用石墨在甲骨上书写。汉代有了烟墨,唐代奚氏以松木炭和胶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宋代著名墨工很多。明代的制墨业大多在皖南,派系很多,发展很快。安徽歙县的“漆烟”、“九玄三极墨”被誉为“前无古人”,程君房与汪中山成为“集锦墨”的创始人。一些名墨除了实用属性外,又成为有高度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我国手工制的纸,与笔、墨、砚并称为“文房四宝”。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多次出土西汉麻纸的碎片,证明西汉明期已产生了造纸术。东汉蔡伦用廉价植物纤维造纸,改进了造纸方法。到了隋唐五代,中国的造纸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并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原料为麻类,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以及竹子,产地和品种也日益增多,如“硬黄”、“薛涛笺”、“云兰纸”等名纸。宣纸原产宣州的泾县(今安徽省泾县),隋唐时期这些地方都属于宣州府。附近宣城是这种纸张的集散地,故称宣纸,亦称“泾县纸”。宣纸以青檀树书为主要原料,不易蛀腐,水浸日晒不易变色,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书画专用纸,纸白如雪、坚韧润濡、光而不滑,是中国传统书画专用纸。
    书画需先研墨,笔蘸墨需添笔,研墨添笔的器具称为砚,是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画有人面鱼纹,须将矿物研磨,这种研磨器具应是我国最早的砚。战国及汉代早期的研磨器简单原始,大多附有研石,东汉后逐渐有了砚。其造型独特,形式也多种多样,汉砚受石雕、漆器、铸铜、制陶等工艺的影响,在我国制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古代砚发展迅速,工艺精美,有铜、铁、陶、石等不同质地,其做工考究,嵌有宝石和红珊瑚等饰物。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砚集实用与艺术性于一体,具有坚实、滋润、发墨、不伤笔的石砚时有出现。唐代以后石砚成为文人们喜爱与追求的宠物。我国著名的石砚有广东的端砚、江西的歙砚、山东的鲁砚、肇庆端砚、青州砚、洮河砚、成州砚、庐山青石砚、苏州褐石砚、虢州砚等等。端砚被推崇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端溪。肇庆古称“端州”,唐代以来,至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宋代,端砚的采制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砚文化中占有主导地位。端砚深受历代人们推崇,它形制端庄,纹饰简洁。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生产制作地在江西婺源歙溪。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唐代婺源属古歙州,故歙砚因此而得名。唐代开元,歙砚名声日盛。古人评价歙石“滑不拒墨,涩不留笔”、“呵气生云,储水不涸”、“扣之似金声,抚之如柔肤”。唐末歙砚成为御赐品,在歙州设“砚务”。宋以后,歙砚品种增多,精品砚不断问民,砚质色青墨细润,名色繁多、质地细、雕镂精、造型别致,且寓意深邃丰富名闻天下。
    (东邮网独家整理,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违者必究。)

我要评论 条评论
${UserName}
${UserName} (来自:${IPAddress}) ${IsChecked}
${Content}
${CreateAt} 删除
头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