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集邮的涵义

发表时间:2007-11-28 15:40 阅读:3675次

 

集邮的涵义深而且广,它思想性高,艺术性强,知识性广,娱乐性浓,史料性真。这五个方面的涵义都直接来自于邮票。邮票所以能具有无穷的魅力,是它本身具备的“五性”所决定的。不仅如此,邮票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功能与价值。

 

“邮票”当它作为邮资贴用时,就是“邮资凭证”,具有“使用功能”;当它进入流通领域(出售、拍卖、交换)时,就成为“特殊商品”,能产生“经济价值”;博物馆收藏当作革命文物或历史文物,档案馆珍藏即成一种档案资料,乃具有“史料价值”;艺术馆收藏即视为艺术品,具有“艺术价值”;集邮者搜求和研究,即具备了“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

 

邮票在一个国家所处的地位,其评价是很高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季米行洛夫曾把邮票尊称为“国家的名片”。这个荣誉可以与一个国家的国旗、国徽有同等的崇高地位,因它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故每个国家对邮票的发行都给予高度的重视。

 

集邮有人说是“王者之癖”,因之百余年来,风靡全球,男女老幼,趋之若鹜,已形成一项国际性的爱好活动,,在美国的集邮人数占人口的110;在日本占1100,说明集邮的普及性。据说美国家庭有三本书,圣经、帐本、邮册,可见集邮对社会、家庭、个人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现在我国的集邮队伍已跨入800万,其中就有许多父母帮忙他们的子女集邮,说明集邮进入了中国家庭生活之中。

 

  长期以来,我们把集邮视为高尚娱乐,或者是高尚的业余文化生活,是一项有意义的收藏爱好,故人们普遍认为“集邮有益”。“益”者指能增加人们的知识,怡养人们的性情,熏陶人们的情操,有益人们的身心健康。1980年宋庆龄为集邮题了“发展集邮,丰富文化生活,传播友谊”,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题目是“发展集邮,建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把集邮与精神文明联系在一起,成为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份,更赋予集邮以崇高的内涵。1990年“三大”时,李先念为大会纪念册题写“发展集邮文化”,又进一步在集邮理论上提出新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