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行情不起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09-04-17 01:10 阅读:1727次

 

这些年的邮市,说不好却有好转,说好又不见好到那里去,若干年的邮票打折,邮市低迷,邮人心灰意冷,究其原因,无非是邮票价值体现问题。面对邮市长期疲软的现状及原因,集邮收藏者清楚,投资者清楚,邮商清楚,当局者也清楚,整治邮市,拯救邮市的工作,作为国家邮政管理者来说这些年也在努力为之,采取的措施:一是推行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离,改革内部机制,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销毁不良资产,清仓不良库存;三是缩量减套,开拓新颖品种;四是设法激活市场,开展市场调研和考察;五是适度宣传,着力宣扬邮票的投资价值。上述五条措施,即是国家邮政管理部门这几年来所做的工作。事实也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才致使邮市燃起了希望之火,邮票价值在艰难的逐渐回升,社会资本也嗅觉到邮市即将带来的契机,不动声色的开始向邮市伸出了巨手,同时,邮政体制深入改革也会促使集邮公司转变观念,从转换机制的角度上参与市场的角逐,与此同时,一些敏锐的投资者也捷足先登,提前下手尽所能投向邮票,所有这一切,就是2005年以来邮市回暖,邮票底部抬高的重要原因。

 

既然具备了邮市复苏的条件,那为什么邮市这么多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实质行情呢?这就是问题的所在及需要冷静思考了。从邮市大的环境方面分折,似乎邮市早就该复出了,为什么这些年始终不温不火,反反复复,激烈震荡呢?这就是此轮行情与前几次行情有所区别的根本所在,其原因是:1、国家邮政体制虽说主体已经完成,但下面的机构改革并沒有完全到位,在权限与利益方面还在纠缠,还需要等待改制的最后完成;2、旧邮政法己经不能适应中国经济改革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旧邮政法进行修订,也就是大家盼望的新邮政法,由于邮政法的修订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利益,需要反反复复的征求意见,尽可能的完善邮政法的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利益又兼顾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等待新邮政法的通过,就是等待新邮政法实施后的若干配套政策,大家关心的邮票属性问题也在其中;3、正因为政策面还存在尚待明朗的因素,也造成了在此过程中的诸多市场行为,由而弄得参与者信心动荡和看不淸趋势;4、互联网的推广应用促使邮市交易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市场现货交易的作用,从互联网应用及邮市发展趋势分折,网络交易将逐步占主导作用,这将为邮票股市化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以上几条分析,现阶段邮市行情没有如期产生,也在情理之中,但并不表示邮市沒有突破,待政策明朗后,所有主力、庄家不可能再如此犹豫,同时,商场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目标也大体达到,现今的你争我夺,互不相让的操作手法将会被大势取代,共同的目标和拼搏会达成共识,在此形势下,联合作战将促使市场发生逆转,什么邮票打折?什么多空双方?什么波段操作?什么高抛低吸?都会被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邮市发展趋势所淹没,中国邮市需要的就是长治久安,需要的就是深入民众,需要的就是价值回归,需要的就是政策稳定,到条件成熟时,邮币卡市场就会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邮票各品种的价值也会重新定位,供求规律决定商品价值,不论市场如何投机炒作,邮票最终的价格还得遵循价值规律,这一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验证。

 

集邮收藏与邮票投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客观反映,二者互为依存,相互作用,其目的仍是价值投资,不能说邮票股市化就不需要集邮收藏了,也不能说集邮收藏而忽视邮票投资的作用,邮票市场的存在及发展,除了满足集邮收藏群体的需要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邮市具备了投资炒作的条件,倘若邮票只具备集邮收藏的属性,当然不会吸引社会财团的青睐,不具备赚钱效应的市场,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和活力吗?实际上,集邮收藏本质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资本积累的过程,它不依赖于行情,但又离不开行情,因此,不论是集邮收藏或纯粹投资,都是一种投资行为,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由此推动邮市的深入发展。

 

经过系统的分析之后,大家就应该对邮票、邮市、政策、波段、炒作、多空、网络等等有个必需的认识,由此来判断和分析邮市发展的方向和过程了。(黄兴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