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宫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北侧,1959年9月7日建成。“民族文化宫”五个大字,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
民族文化宫的中央大厅有四层楼高,地面和墙壁都用绿色和白色大理石装成。墙壁上镶嵌着四块汉白玉大浮雕。每幅浮雕里面有14至21个人物,每个人象征一个民族,人物大小和真人一样,姿态和面部表情各异。
中央大厅北面是一个展览厅。在大门入口的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雕刻着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起来”14个金字。入口处的一个大屏风上,挂着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长幅重彩绢画。画面上,毛泽东主席站在中央,周围是代表56个民族的人物,他们弹拨着各种不同的民族乐器,穿着节日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表现出各族人民在祖国大家庭里,平等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景象。展览厅的底层是一座能藏书60万册的图书馆。中央大厅左右两面的一、二层是对称着的四个展览厅。
民族文化宫的东翼,是一座能容纳1500个观众的礼堂,里面安装着中国自制的、能译八种民族语言的超短波“译意风”。民族文化宫的西翼,是文娱馆舞厅。舞、餐厅的地下室是俱乐部,设有体育室、游艺室、音乐室等。
民族文化宫是首都各族人民的重要活动场所,象征着中国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
1959年12月10日,我国发行一套《民族文化宫》特种邮票,全套2枚。图案相同,边框一红一绿,均为民族文化宫素描外景图。民族文化宫的平面像一个“山”字,两翼是对称的三层建筑;中央部分有13层,是一座高层塔式建筑,从地面到塔顶67米。屋顶上覆盖着孔雀蓝琉璃瓦,外墙装配有白色面砖,金色大门上漆有“团结”、“进步”四个字。邮票图案以白色衬底,采用黑色钢笔线条勾勒,线条简洁,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再装饰上红或绿色边框,创造出一种清新、典雅的艺术气氛,极富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