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仲恺原名恩煦,广东归善(今惠阳)人,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旧金山。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
廖仲恺的一生追求进步,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他不断探索解决中国革命的途径和方法。早在1903年廖仲恺在日本留学时,就结识了孙中山。从此,他矢志不渝地跟随孙中山,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其后,他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反袁护国斗争以及两次“护法”运动。惨痛的失败,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他和孙中山等人从残酷事实中认识到,要想寻求革命的出路,就必须联合真正革命的力量。1923年,廖仲恺受孙中山委托,开始致力于国民党改组和促进国共合作的伟业,以开拓新的斗争道路。
1924年1月20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这是国共合作的第一次盛会,出席大人的165名代表中,有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23名。在这次大会上,廖仲恺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击溃了国民党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贡献。在整个大会过程中,廖仲恺排除各种干扰,极力促成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的贯彻。大会通过了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现广泛民主为中心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从此,国民党被改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这次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形象成。
孙中山逝世后,廖仲恺忠实地执行孙先生的遗嘱,坚持贯彻三大革命政策,挫败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阴谋,继续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在国民党内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正当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时候,国民党右派悍然下了毒手,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惨遭杀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1987年4月23日,为表达对廖仲恺的深切怀念之情,我国发行《廖仲恺诞生11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图案分别为“廖仲恺像”、“廖仲恺与夫人何香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