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邮票上的今天】1958.6.8“大跃进“运动放出第一颗亩产卫星

发表时间:2016-06-08 10:37 阅读:2872次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报》登载粮食亩产放“卫星”的浮夸报道。

这天,《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5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2105斤。随后,各地陆续放出了小麦亩产“卫星”。6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北省谷城县先锋农业社小麦试验田亩产4689斤。7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城关镇和平农业社2亩小麦创亩产7320斤的记录。

7月18日,《人民日报》报告福建省闽侯县连坂农业社2.6亩早稻试验田亩产5806斤。7月25日,新华社报道,江西省波阳县桂湖农业社干部试验田早稻亩产9195斤。7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北省应城县春光农业社生产队长甘银发种的早稻平均亩产10597斤。8月13日,新华社报道,湖北省麻城县溪建园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斤。9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广东省连县1.73亩中稻亩产60437斤。截止9月25日资料,小麦亩产最高数是青海柴达木盆地赛什克农场第一生产队的8586斤,稻谷亩产最高数为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130435斤。在此期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宣传“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观点。

由于“浮夸风”的盛行,层层虚报,导致1958年所谓的“农业大丰收”。据当时报道,粮食总产量达7500亿斤,比1957年增产3800亿斤。棉花总产量达6700万担左右,比1957年增加3400万担左右。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扩大会议认为:“1956年到1967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工规定粮食和棉花的指标都是将提前八年超额完成。”从这种不切实际的估计出发,会议做出了一些错误决策,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更加严重地泛滥开来。

“浮夸风”也吹到邮票发行工作上,并在邮票上得到体现。1959年4月25日,为庆祝1958年“农业大丰收”,我国发行纪念邮票四枚,国案分别为国旗映衬下的小麦(纪60-1)、水稻(纪60-2)、棉花(纪60-3)、大豆、花生和油菜(纪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