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销榜

【邮票上的今天】1983.4.22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林巧稚逝世

发表时间:2016-04-22 09:39 阅读:2671次

                

     1983年4月22日,中国妇产科学的奠基人、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北京病逝,著有《乙酰胆碱在正常分娩机制中的作用》、《24例良性葡萄胎及恶性葡萄胎转移的研究》,主编《妇科肿瘤》、《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家庭育儿百科大全》等。

      林巧稚(公元1901-1983),又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在福建厦门鼓浪屿一个教员家庭里,自幼跟随从事教学和英文翻译的父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1929年,林巧稚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留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医师。1932年和1940年,林巧稚曾先后去英国伦敦医学院、曼彻斯特医学院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进修。新中国成立后,林巧稚历任协和医院和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等职。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

      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生殖道结核、绒毛膜皮癌等学科有深刻研究,在滋养细胞肿瘤的化学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她怀抱“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志向,为医学事业恪守独身,终身未做母亲,却亲手接生过五万多个婴儿,奉献出了一颗真正母亲的心。林巧稚病危临终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走了,不要再抢救了,不要费药了...”她是医生,知道自已的病已无抢救的可能,便不让浪费人力和药品,既表现出了她平静无憾的心态,也闪耀出了她精神境界的无私光彩。

       1990年10月10日,为了表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卓越贡献,我国发行《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纪念邮票一套四枚,其中第一枚(J173-1)即为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肖像,画面上,林巧稚身穿白大褂,项上挂着听诊器;面部通过明暗关系强调出的那种阳光感,象征着她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希望;那精心描绘出的慈祥、乐观的笑靥,代表着她爱人胜过爱自已的崇高医德;背景中那幅胎儿将产图,蕴含着对这位“生命使者”的真挚赞誉;胭红的温柔色调,仿佛为这位终身未婚的女医学科学家增添了几分女性妩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