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9日,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病世,终年54岁。
程砚秋原名荣承麟,字菊农,号玉霜(后改御霜)。1904年1月1日生于北京。满族。京剧演员。他6岁学习武生,后改花旦、武旦,又改青衣。1951年首次登台,13岁成名,17岁独立成班。1922年探索革新京剧。擅演悲剧,先后师从众多京剧名家。其表演功力非常深厚,表情细腻,艺术上富有独创性,逐渐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幽怨婉转、若断若续、高亢与低回相同的唱腔,世称“程派”,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1932年赴欧洲考察戏剧音乐,1933年回国后主办中华戏曲学校,同时主编《戏剧月刊》。建国前曾任南京戏曲音乐学院北平分院院长、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长。日本侵略军占领华北时,身居农圃,拒绝演出。九一八事变后,改编并演出了反映民族危机的历史剧《亡蜀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砚秋改编并演出了《窦娥冤》等剧目。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程砚秋的代表性剧目有《荒山泪》、《文姬归汉》、《亡蜀鉴》、《窦娥冤》、《锁麟囊》等,大都表现旧社会妇女的悲惨遭遇。中年后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对舞台艺术和剧种源流等有所论述。著述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
在1983年我国发行的《京剧旦角》八枚特种邮票中,能找到当年程砚秋的艺术身影。这八枚邮票分别再现了孙玉姣(T87-1)、陈妙常(T87-2)、白素贞、十三妹、秦香莲(T87-5)、杨贵妃、崔莺莺和穆桂英的舞台艺术形象。
